系列文章
6.循著線頭拉啊拉,很快就有機會可以理清脈絡的
前面提到,"JKG“的文章中,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服務,叫”TransferCloud"。
白話一點說,它就是一個BT代抓服務。
只要餵給他種子或是磁力鏈結之後,它就會負責幫你把檔案抓回來。
TransferCloud可以將抓回來的檔案
- 放在他自己的肚子裡,等待你下一次的指示。
- 可以和其他的雲端硬碟(或是說雲端儲存業者)合作,經過身份鏈結後,把下載完成後的檔案"自動“的存在你指定的位置上。
- 可以放到你指定的FTP或是SFTP 的伺服器上面
還記得我們原始的想法嘛?
如果雲端有代抓?有傳檔?最後還會躺在自己的NAS裡,這樣一來,就沒有IP紀錄的問題,也沒有什麼傷硬碟的問題(其實還有電費的問題),也沒有搬磗頭的問題,當然也沒有Ctrl+X的問題。
我其實想過這個問題很久了,也曾經嘗試自己架了台抓檔伺服器在雲端,但總覺得不是特別的順暢。
解決了抓檔問題, 又來了傳檔問題;寫了支小程式解決傳檔的問題,又有因為檔案眾多同步的問題。
究竟,有沒有一個比較有效率的解決方案呢?
我們請師爺來翻譯翻譯一下,就應該是。
-
我想要找一個代抓網站,不要用自已的電腦,或是NAS的功能來代抓。
-> 根本原因是不想讓IP曝露在外面,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
-
檔案抓完之後,最好不要”手動“剪下、複制到NAS去,最好是可以直接就一氣呵成的。
-
要能分清楚,那些檔案完成、已經傳送好,這個也希望是自動的。
所以,按照我我們的思路來看,我們也許可以利用∶
- TransferCloud 來完成抓取的行為,並觸發傳檔的事件。
- 利用Google Drive 或是OneDrive 這樣的工具來接檔(因為我們不想要把IP直接曝露在Internet 上)
- NAS收到Goolge 傳來的檔案。
開心的播放
使用上述的服務,可能會因為你使用它,而產生費用的事情。 這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裡。
我們的思路,是想找出一個幾近"全自動“的安全抓檔流程。
各服務的放費方式,請自行參考其收費方式;或是使用其他的替代方式來進行。
所以,在流程上,我們可以看成這樣子思考的:
這樣,看起來有點譜了,我們可以來實作並驗證一下了。
7.動手做,你也許機會取得成功的
需要的素材:
- 一個TransferCloud的操作環境。
- 建立一個外端連結到你的雲端空間。
- 一個BT檔案或是磁力鏈結,開始來下載檔案。
- 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雲端空間。
- 雲端空間和你的Synology的鏈結。
- 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NAS
需要的流程:
來吧,實戰PK吧
8.食材、食譜都有了,準備熱鍋下料了吧..
深入了解素材:
8.1.一個TransferCloud的操作環境。
TransferCloud.io 有提供試用,但真的實用性不高。

建議就做用基本方案(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是4.99 鎂/每月)就好,先試一試水溫,真的合用,再考慮其他的方案。
記得在勾選結帳的時候,不要選"Recurring",要不然,你會每月被收款一次。
記得,真的合用再來付費。
TransferCloud的操作空間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的:

目錄從左到右:

| Home | Upgrade | Downloaded | Account Profile | Clouds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就是目錄,不用想那麼多 | 要考慮付錢升級的時候,再來看吧 | 所有透過TransferCloud下載過的檔案都會在這裡紀錄 | 關於帳戶的資訊 | 和外部雲端服務的鏈結 |
在這邊,我們主要會使用的是Clouds的功能。
8.2.建立一個外端連結到你的雲端空間。
- 這一步,我想把我那個放在那邊很久的100GB Google Drive 來做為這次中繼的雲儲存。
建議使用知名度高的雲儲存商來,會比較好。
為何會使用Google Drive,原因為:
- 放在那邊沒有用很可惜。
- Google Drive 可以搭配Google Script使用(<–這很重要,後面的全自動化就需要它)
- 上傳下載速度不錯,家中上使用的雙向600MBps可以跑到全速。
- 首先移到Clouds去,它會把所以可以支援的雲儲存服務都列表出來。

選擇第一個Google,就大力的點下去吧。

給這個Google 取一個名字吧。依你自己的喜好決定即可。
這邊我給他一個”JVC“的名稱(我絕對不會告訴你這不是那個日本勝利株式會社)(JapanVideoCollection)
按下Login後就會導去Google帳號驗證。Goole 需要你的允許和TransferCloud連結。請按下允許(你也只有允許一條路可選!!)

然後指派跟Google Drive的連結就成功。

- 再來,是新增一個Save Point
先來說一下,save point,其實就是跟google drive 上面的某一個資料夾連結起來(剛剛只是和Google Drive連結起來。你想成,你出去玩住飯店,剛剛的行為比較像是你進到飯店Check-in, 而save point 就是指派房間給你了,這樣子比較好理解。)

按下後,它會把你Google Drive 上面根目錄下的資料夾都列出來。

第1個,是這個連結的名稱(飯店名稱)
第2個,是要用到JVC裡面的那個資料夾來存放檔案(飯店名裡的那個房間),點進去”JVC後,確認要連結.

這樣,我們就完成了Clous Service 的連結。
這代表說,接下來,我們的下載檔案時,選擇這個雲端服務,檔案下載完成的時候,就可以直接傳送到Google Drive的JVC資料夾躺好了。
你可以建立多個save point 在JVC底下。(ex. AVC啊,TVC啊,EVC啊)(請想成一筆訂房,訂多個房間)
你也可以建立再一個Cloud Service也叫同樣的"JVC"(請想成多筆訂單,但每筆只訂1個房間,但都是同一間飯店,只是這樣子你會弄混你自己而已)

好了。我們搞定好這件事情了。移動到下一關吧!!
8.3.一個BT檔案或是磁力鏈結,開始來下載檔案。
其實,我必須坦誠,這個部份,是我覺得相對困難的部份。 網路上,要找奇奇怪怪的BT或磁力鏈結是很簡單的,但要找到"正常“反而比較難。(真心不騙)
本來想說就拿一個檔案胡弄一下,但本著端正風氣(誤人子弟)的想法,我還是認真找了一個Linux ISO下載的鏈接來用一下了。
謝謝Ubuntu,你真的是清流。種子請到這裡找
拿到種子了,快,快把他塞進TransferCloud開始下載。

按下Upload後,就會送進TransferCloud下載。

TransferCloud的下載方式是:
如果有在cache裡的話,就會秒下載完成,然後進行Transfer. (如果是熱門的片子新linux 版本,就可以體驗秒下載的港覺)
如果沒有在cache裡的話,就會依現在搜尋到的種子,按當時網路狀況進行下載後(完全沒有用到你的電腦或NAS),再觸發Transfer.

8.4.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雲端空間。
這大概是最點單的部份了。 登入你的Google Drive檢查一下有沒有檔案就可以

是不是,我們完成了第一段的同步了,這是自動的哦。
8.5.雲端空間和你的Synology的鏈結。
在Part1的時候,有說到,我現在使用的是Synology,而在Synology提供的功能裡面,有一個叫做”Cloud Sync“的功能,我打算利用它把Google Drive的檔案同步下來。

在Synology這邊設定的流程是這樣子思考的:
在NAS的本地端,有個資料夾(我還是要叫他JVC),我想要把Google Drive上面的JVC,只要一有更新就自動同步觸發傳送到本地端的JVC.
由於Synology上的資料夾,都是要以"共用資料夾“的方式呈現,請大夥自行腦補完成。
或者,請參考這裡(建立共用資料夾 | DSM - Synology 知識中心)
我把JVC放到”Temp\JVC", 這是個人習慣,下載進來的檔案都會被而temp裡,然後整理過後在丟到對應的資料夾去。
如果大夥是第一次使用"Cloud Sync",他就會跳出要你選擇使用那一個雲端業者, 接下來,又是Google帳號授權。




一連串的操作下來,會在按下"Agree“後,跳回”Cloud Sync“的設定。
這個設定順序,也跟前面的那個住飯店check-in和指派房間是一樣的,先Check-in,後指派房間(房號)

第1的地方,也叫JVC,就是飯店名稱啦
第2的地方,按一下資料夾圖示,會要求你選擇”本地(NAS)“的資料夾,這裡,按規劃,應該是”Temp\JVC"

第3的地方,按一下資料夾圖示,會要求你選擇"遠端(Google Drive)“的資料夾,這裡,按規劃,應該是”JVC"

第4的地方是雙向,請不要變更
第5的地方,選擇不進階檢查也不加密,然後完成圖應該如下:



一但看到這個
,你的NAS 就開始去Google Drive上拖檔案下來了。
依照自己網路環境的下載快慢,等到
就表示下載完成了。
8.6.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NAS
終於,終於到了見證奇蹟(驗證結果)的時候了。
打開Synology的File Station(或者是你早已掛載磁碟目錄到你的Win或Mac電腦),檢查一下是不是檔案已經在"Temp\JVC“下了

呀比,成功了。
接下來只要無限抓取多個種子或磁力鏈結加上超大的D槽(噯,不是,是NAS,這很難改耶),就可以成為全台最大的片庫啦(重覆下載Linux的很多版本,好像沒啥根本的意義@@")
9.重新檢視一下我們完成了什麼:
有的素材:
一個TransferCloud的操作環境。建立一個外端連結到你的雲端空間。一個BT檔案或是磁力鏈結,開始來下載檔案。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雲端空間。雲端空間和你的Synology的鏈結。檢查檔案是否已經傳到你的NAS
想完成的流程:
看起來,我們的確完成了一件自動化的串接。
現在,只要丟一個bt檔或磁力鏈結上去,就可以直接在地端的NAS上等待熱騰騰的片子檔案送上門了。
阿母,我出運了!!!!!
巴特。
10.當But又來,有些問題看似需要解決。
這個”目前“看似美好的流程裡,其實有幾個問題,是在真正開始用的時候才會產生的:
- TransferCloud同一時間只有一個檔案在下載,而且佇列只能放兩個,身為一個專業的片商,這樣很掉漆啊,人家都是一批一批上貨的,我的搬運工只能同時搬一個,而且後面只有兩個排隊的位置,弱爆。
- 等等,怎麼回事,為什麼Google Drive的容量爆掉了,點解??就算我手動搬移本端JVC的檔案歸檔去了,為什麼Google Drive的容量還是爆掉了?
- 抓下來的檔案,有沒有更好的歸檔方式呢? 我是說,我希望可以自動的進行歸檔到特定的資料夾可以嘛?
巴特似乎又找來一些新的難題。
但不怕,新的思路又來了,我們來繼續看下去。
Комментарии
Comment